木地板完成面高度怎麼抓?裝修前必看攻略!

September 01,2025


鋪設超耐磨木地板時,有些消費者可能只看了產品規格上的「地板厚度」,就誤以為那就是最終完成面高度。結果地板鋪設完成後,才發現大門打不開、房間門被卡住,甚至系統櫃抽屜無法順利拉出。其實,地板的完成面高度並不僅僅是板材本身的厚度,還包含其他細節需要一併考量。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,如何正確抓取木地板完成面高度,避免日後困擾。

 

為什麼完成面高度這麼重要?

很多人以為只要掌握木地板本身厚度即可,但真正的「完成面高度」還要把靜音墊與收邊條(分隔條)的厚度加進來,這才是實際施工後的高度。而這個高度最容易影響到的地方有兩個:

玄關大門:

如果完成高度過高,可能會導致大門無法順利打開,進出不便。
 

房間房門:

在空間銜接處若沒有事先抓好高度,門片可能會卡在分隔條位置,造成日後使用不便,甚至需要額外修門。
 

完成面高度的組成要素

1. 地板板材厚度

不同品牌與系列的超耐磨木地板厚度各不相同。常見的有 8mm、10mm等,部分超耐磨木地板或實木地板甚至會更厚。建議在選購前,務必查看官方規格表,或向經銷商確認厚度,這是最基本的參考數值。
 

2. 靜音墊厚度

多數木地板會搭配靜音墊或防潮墊,除了改善腳感與吸音效果外,也能減少樓板間的噪音。常見厚度約 2~3mm。不要小看這幾毫米,加上去後可能會讓原本勉強夠用的門縫,變成完全打不開的尷尬狀況。
 

3. 收邊條與配件

在木地板與牆面、或不同材質的地坪交接處,通常需要加裝收邊條或壓條,厚度大約也是 2~3mm。如果忽略這個環節,等到最後收邊施工時,才發現高度不合,將會造成美觀與實用上的問題。


因此正確的計算方式應該是:完成面高度 = 地板厚度 + 靜音墊厚度 + 收邊條高度
這樣抓出來的數值,才是最接近實際完工後的狀況。

木地板完成面高度看似只是幾毫米的差距,卻往往決定了整體裝修的細節品質。若只依照地板厚度來規劃,很可能在完工後才發現門片打不開、櫃體卡住,甚至需要木工師傅重新調整,正確的做法,是在一開始就把板材厚度、靜音墊以及收邊條等因素都納入計算,讓完成面高度更貼近實際狀況。如此一來,不僅能避免施工上的問題,更能確保空間使用的流暢與美觀。若您對高度抓取仍有疑慮,也可以直接與我們預約丈量,由專業人員到現場為您評估並詳細說明,讓裝修過程更加放心。

TOP